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星际穿越》:拯救地球的是科技还是上帝?

2014年11月19日 00:47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湖诌   

  文/湖诌

  按照一般观点,“技术”是推动硬科幻情节发展并化解最终矛盾的第一要素,硬科幻读者最期待的也是作品树立的全新世界观和科技树。譬如《三体2:黑暗森林》的故事冲突最终落脚在“黑暗森林”法则和地球人的“威慑体系”(通讯及武器系统)上,而《三体》全系列描述的“智子封锁”、“降维攻击”等黑科技概念,也是读者最津津乐道的部分。

  当然,所谓“全新世界观与科技树”并非泛泛空谈,作者需要用缜密的逻辑铺设大量细节,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受众对未来的好奇心。这个过程,客观上也体现了作者对科学精神的尊重和推崇。

  ——而按照这个标准,最近的当红炸子鸡《星际穿越》并不算一部合格的硬科幻作品。

  《星际穿越》的故事其实并不复杂(此处有剧透):

  节点1:地球遭遇环境危机,人类的灭亡可期;

  节点2:男主角“无意”间参与到拯救人类的太空行动中。而拯救人类的方法有两个:要么传送回新的引力技术帮地球人移民,要么把人类的种子胚胎带到未知的生存空间继续繁衍;

  节点3:太空行动被一个自私的科学家破坏了,男主角和一个机器人掉入黑洞,同行的女主角带着人类胚胎进入某未知星球;

  节点4:在黑洞中,男主角神奇地进入了一个由未来人类搭建的、可以任意穿梭时空的五维空间,而且在这个神奇的空间里,男主竟然可以使用引力与地球沟通,那个机器人居然也获取到了地球急缺的引力数据;

  节点5:于是男主角把新的引力数据传送回了地球(穿插与女儿的感情戏,并圆上节点2中的“无意”之举)。地球人成功移民到一个空间站,他自己也从五维空间里“神奇”地掉落到那个空间站附近从而获救。另外,女主角去的那个星球人类是可以生存的。

  五维空间的出现缺乏历史必然性

  通过以上梳理我们不难发现问题。节点4无疑是《星际穿越》最不好理解的一部分。男主角掉入黑洞后本该立刻死掉,但一个由未来人类创造的五维空间(不是奇点)拯救了他并提供了传送引力技术的条件。这种撞大运般的行为,与男主角大喊“我快挂了,求上帝保佑!”然后上帝真的出现了一样离奇。当然,参考常见的时空穿梭的“环形”剧情,这种桥段倒也说得过去,但诺兰用了一个前文没有铺垫、后续人类移民后也没有提及、而且近乎无所不能的存在——五维空间。这种超出故事原有逻辑的设定必然会产生突兀感,这不是什么“神展开”,而是败笔。

  “机械降神”是编剧的不作为

  纵观古今中外的文艺作品,这种不可理喻的情节安排其实并不罕见。希腊古典戏剧就有“机械降神”的说法,意思是一种意料外的、突然的、牵强的解围角色、手段或事件,作者通常在虚构的作品内将其引入,来为紧张的情节或场面解围。(参见百度百科解释)

  说得不客气一点,就是作者编不下去了,只能用这种方式凑合往下写。这当然破坏了故事的内在逻辑,是一种低级的写作手法。

  比较出名的“机械降神”的例子是《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当时萧远山与慕容博的纠葛已不可化解,怎么办?或许金庸先生也想不出来了,所以虚构了一个身怀盖世神功的扫地僧,用“神奇”的佛法化解了这个矛盾。

  再比如在周星驰的电影《功夫》里,周星驰被打通任督二脉并能使用如来神掌的过程,也有机械降神的影子。

  可能有人会为导演诺兰辩解:“正是有了神奇的五维空间,《星际穿越》才能算科幻呀,不然幻想的部分在哪里?”事实上,无论小说还是电影,只有逻辑缜密才不会让受众产生荒诞感与跳脱感。五维空间的概念和特效让观众脑洞大开固然很爽,但“打开观众脑洞后又把它填满”才是真的本事。

  《星穿》与《2001太空漫游》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电影

  看过《2001太空漫游》的人都知道,这部由库布里克执导、拍摄于1968年的影片对未来的很多猜想都实现了,最直观的譬如可视电话、平板电脑、家装风格,甚至包括宇宙飞船的形态。而《星际穿越》呢?除了对反重力技术有少许描述外,并未对未来人的衣食住行有多少着墨。从这一点看,《2001太空漫游》明显有更强的先驱性。


《2001太空漫游》中的未来世界    

  若从情节上比较,《2001太空漫游》全片镜头缓慢,剧情简单,但叙述方法非常抽象——导演用一块呈长方体的大黑石暗喻了宇宙中一种未知的、文明程度远高于人类的生命体。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大黑石”是故事的线索,但它并没有参与到情节节点,影片中台词最多的角色其实是一台杀害了人类的电脑,表现了人工智能在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的使命悖论。

  而《星际穿越》则是一部标准的好莱坞类型片,“科幻”只是影片的标签而不是灵魂。故事用好莱坞常见的AB双线结构编剧,其表达的精神内涵“亲情是最大的引力”虽然政治正确但没有新意也不需要反思。

  如果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是深邃隽永、不求大众完全悟透的出世之作,那诺兰的《星际穿越》就是简单明快、期待大众共鸣的入世之作。所谓“科幻搭台,亲情唱戏”,也许只有这样,《星际穿越》在内地的首周票房才能突破了2.6亿元吧!

  所以,《星际穿越》在事实上已经“温和地走进了那个良夜。(完)

  文章没看够?欢迎关注作者个人微信公众号“湖诌”(huzhou555)。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本作者的微信号“huzhou555”即可关注!(扫描下方二维码亦可)本人只“湖诌”不八扯,帮您细嚼科技圈那点事儿。

(声明:作者独家授权新浪网使用,请勿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星际穿越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