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邓小平的“直男癌”

2014年08月22日 18:02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伯通李   

  文/伯通

  今天是邓小平先生诞辰110周年,按说为死者讳,闷不作声才是最吼的。但念及邓先生作为上《时代》周刊最多的中国人之一,其举止言行颇有特色,用时下词汇来形容,就是“直男癌”。于是不吐不快~

  先说穿着。

  直到现在,邓式足部搭配法依然在中国各年龄段男子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黑皮鞋配白袜子。

  面对基辛格,邓先生侃侃而谈,经典白袜与亮面皮鞋让人过目难忘。

  面对福特总统夫妇,邓先生镇定自若,一身深色搭配与脚脖处耀眼的白袜不免让人想起Michael Jackson的经典装束。

  而在74年尼克松访华后第二次出山的邓小平,其留给世界的印象也是“一个穿着灰色中山装的小个子,他穿着白袜子,黑色皮鞋。”

  虽然这种搭配忌讳源自西方(礼仪课程的常识),但在顶级社交场合如此个性彰显,也颇令人刮目相看。

  再说抽烟。

  先分享几个邓先生有关抽烟的小段子——

  1979年,邓小平访美,与时任美国总统卡特会谈。邓小平笑问卡特:“美国国会有没有通过一条会谈中禁止吸烟的法律?”卡特答:“没有。只要我任总统,他们就不会通过这样的法律。你知道我的家乡种植大量烟草。”邓小平听后笑了起来,随即取出一支熊猫牌香烟吸起来。

  1980年,邓小平会见美国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乔治布什。布什首先问候邓小平夫人卓琳随即问:“她也同你一样吸烟吗?”邓小平回答:“她根本不抽烟,所以她身体不好。”全场人都笑了,气氛也活跃起来。

  1986年,邓小平在中南海紫光阁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电视采访时,一如既往地掏出了香烟。记者华莱士(嗯就是那个后来和大哥谈笑风生的华莱士)要过一支,仔细一看,发现过滤嘴比烟还要长!邓小平见状笑说:“这是专门对付我的。我抽烟的坏习惯改不了啦。”

  邓先生的烟瘾如同洪水,据参与中美建交前多次会谈、时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史考克罗夫特(Brent Scowcroft)回忆说,“他烟抽个不停,我的意思是指他一支又一支的抽,一支抽完就用它来点另一支。”

  当然,抽烟在那个年代似乎也不是什么太了不得的社交忌讳,直到1996年,科学界彻底证实吸烟与癌症的直接因果关系,在公众场合吸烟的行为才逐渐被人难以接受。

  最后,是邓先生最令人无法接受的社交习俗——吐痰。

  《晚清外交的一面旗帜:李鸿章与淮军》一书记录了一个的尴尬场面:在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李鸿章颇受委屈。起初是不让他在图书馆内抽烟,这让李鸿章颇感不快。要知道,在国内他当着慈禧太后的面都敢抽烟。憋了一肚子气出门后,他“啪”地一口痰吐在图书馆大门前。于是,两个值班的工作人员立即将他拦住,责令他去擦。李鸿章哪会干这种事?他示意随从的人去帮他擦,但值班的工作人员不同意。结果,以罚款了结。

  然而时隔多年后,同样是飞痰,邓先生不仅不会被罚款,还被当成一种卓越的气质与“手腕”而得到中国网民的追捧——

  “香港问题是一个例子,显示了他的非凡才智和老辣阅历。在英国人面前,邓小平有些龙头老大的派头,别的人是学不来的。他把腿翘的高高的,白袜子很醒目。当着客人面他要吸烟,随从划着了长长的火柴点火,他却不慌不忙,说几句听起来不沾边的话,眼看火柴要熄灭了,他把烟吸着了。整个谈话气氛都被他控制着,轻松到了让英国人哭笑不得的地步,不着边际,但旋外之音又很清晰有力,谈笑间施放了核威力。”

  “据说有一回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来我大天朝玩耍,开了一个失眠的会议。会议上讨论了几个基本问题,然后讨论了些原则问题。说到这里,小平同志兴奋了。

  啪!

  一口黏痰进了痰盂。

  ‘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然后就没然后了。

  算了,有然后。

  然后撒切尔夫人遭受完现场观看吐痰酷刑和主权问题不能谈判双重打击后,在人民大会堂台阶上失魂落魄,不慎跌倒。”

  以上皆摘自网帖。

  在一篇1993年的文章中,白鲁恂这样形容他见到的邓小平:

  “在厚厚的沙发上落座之后,他穿着凉鞋的脚勉强着地,每次他俯身用痰盂的时候,两脚真的是悬空的。他的四川口音很重,说话含混像是在漱口。基本看不出他思想的活跃、睿智或幽默,也看不出他有连贯的、系统的思考。”

  在中美建交前从1974到1975年的其中五次中美会谈中,按照美方相当仔细的会议记录,每次均出席的邓小平总共朝着痰盂吐痰16次,在1975年12月会见福特总统和国务卿基辛格一次吐痰最多,总共6次。该五次中美会谈中有关邓吐痰的描述共有以下八种措词:

  1、邓往痰盂里吐痰(Teng spits into his spittoon。);

  2、邓再次往盂里吐痰(Teng again spits into his spittoon。);

  3、邓再次俯身往痰盂里吐痰(Teng leans down again and spits into the spittoon。);

  4、邓俯身大声往痰盂里吐痰(Teng bends over and spits loudly into his spittoon。);

  5、邓大声往他椅子旁边的痰盂里吐痰(Teng spits loudly into his spittoon beside his chair。);

  6、副总理俯身往他椅子旁边的痰盂里吐痰(The Vice Premier leans down beside his chair and spits into his spittoon。);

  7、邓俯身往桌子下面的痰盂里吐痰(Teng bends over next to his seat and spits into a spittoon under the table。);

  8、邓俯身到桌子下面,往他椅子旁边的痰盂里吐痰(Teng leans down beneath the table and spits into the spittoon beside his chair。)。

  邓小平不仅常常吐痰,更多次在对方发言中途吐痰,要对方等他吐完为止。基辛格其后在其回忆录《白宫岁月》(White House Years)里,就形容邓小平是个“nasty little man”(肮脏小矮人)。最近基辛格也再提到对邓吐痰不敢恭维,“邓放个痰盂在前面,并不时向着痰盂吐痰,所以他没有周恩来的优雅……”

  吐痰多了,技术也就好了。一名曾于1988年陪同时任菲律宾副总统的劳雷尔到北京会见邓小平的菲律宾官员也对邓的吐痰技术印象深刻:“他烟抽个不停,一支抽完就用余烬来点另一支。他也向着痰盂吐痰,奇准无比。”

  不用多说,这种行为在顶级社交场合中,是“惊诧友邦”无法接受和想象的——

  撒切尔夫人就在回忆录里提过:对中国的邓小平缺乏好感,觉得这个中国老人毫无教养,在会谈中,邓小平不断向其喷二手烟,而且向痰盂里时时吐痰。她认为邓小平缺乏对女性的起码礼貌。

  英国资深传媒人安妮。罗宾森(Anne Robinson)女士很同情撒切尔夫人的遭遇,她在自传里说“那个时为中央军委会主席,却实为最高领导的邓小平坚持要在自己和撒切尔夫人中间放个痰盂。到底他是否知道,或者是否真的不知道他的欧洲客人会对这非常恶心?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反正据报导他吐了很多次痰就是。”

  1975年,即将出任美国国务卿的Cyrus Vance会见邓小平时,更深为吐痰所困。据Roger E. Axtell在其畅销书《世界身体语言之礼与非礼》(The Do’s and Taboos of Body Language Around the World)的叙述,“每当邓清喉咙,俯身吐痰之际,万斯都不动声色。但观察家的确注意到,每次邓吐痰时,万斯都本能地把腿移离痰盂六吋,并在邓完事之后,把腿移回原位。”

  英国的大使馆人员曾私下展开“热烈的争论”:邓小平不停的吐痰,究竟是不是一种心理战?出于同种逻辑,部分中国网民又以“痰盂外交”为题,写出了一篇又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什么《撒切尔夫人自曝摔跤真相:被邓小平吐痰气势吓到》之类的……

  你们赢了。

  参考材料:《邓小平的吐痰外交》等。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邓小平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